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輔導有序,成長有方(投稿100週年校慶特刊)

輔導有序,成長有方
撰文:蔡志澤老師
三田輔導室以「耘一畝柔軟輔導心田,栽更多堅強豐富良田」作為輔導願景,期許每個三田的孩子都能發光發熱,成為最棒的自己!以「看見每個孩子最真的豐富內在、發掘每個孩子最善的繽紛想像、創造每個孩子最美的彩色未來」做為輔導室的執行策略依據,期許透過真善美的架構,引領孩子們邁向最棒的人生。

看見孩子們最真的豐富內在
透過輔導與支持來豐富孩子們在學習上遇見的各種問題與狀況,我們攜手力行三級輔導制度,透過初級的預防性輔導,讓校內同仁跟家長一起關注孩子們在校學習及在家生活中是否有非常態的改變,以利紓解孩子可能產生的問題或狀況;藉由二級的介入輔導,讓有經驗的夥伴或輔導人員可以及時進到問題核心來協助解決,不只緩解了第一線師生可能的衝突,也可以建立孩子成長的更多可能性;孩子的問題無法在校內資源解決時,就需要向外申請資源到校協助,讓更專業的輔諮人員來協助而進入三級輔導,期許讓孩子們有機會克服並解決既有的困擾。
導入小團體輔導的活動,提供孩子們在成長歷程中團體學習的經驗,藉由人際互動的經驗分享、交流與互動,輔以輔導老師提供的新策略與不同做法,讓孩子有機會去解構既有迷思,並建立起新的認知與價值觀。

發掘孩子們最善的繽紛想像
    孩子的成長來自親師溝通上的緊密合作,只有透過親師生的信賴與肯定,才能讓孩子們有機會從善出發,開展出繽紛的想像。其中聯絡簿的落實運用至為重要,當親師生在學習歷程中可以有緊密的關係時,即可提供孩子在學習上一個穩定的礎石去產生後續發展的踏板,讓孩子獲得支持地去體驗各種可能性,並達成各自的繽紛目標。
    輔導活動的感性與多元可以提供孩子們在體驗歷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工具,也可以讓家長們在親職活動中慢慢發現親子間的良性互動模式及正向有效策略。性別教育提供了孩子們對自己身心的關注與尊重,懂得搭配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與後天養成,讓孩子在操作各類活動時,擁有最適合自己性別的天賦。生命教育建立起孩子們對身邊周遭人事物的觀察與關心,在互動的歷程中,不僅獲取了外在的經驗與體驗,更引發出孩子們對自我與人際的生命專注。母親節的感恩回饋、教師節的奉茶敬師、耶誕節的分享祝福、畢業季的不捨珍惜…均可搭建出孩子繽紛想像的階梯,得以拾階而上、創造精彩。

創造孩子們最美的彩色未來
為孩子們準備好七彩顏料與調色盤,讓孩子們有機會提起畫筆,塗畫出專屬自己最美的未來。給很多適性發展的空間與條件,才可能藉由教育方式,讓孩子們找到學習軌跡,去創造出可能的彩色未來。
輔導室安排了新住民子女教育、補救教學和各類專案課程,不只補強了各類型的孩子們在家庭或學前教育中不利學習的條件,更讓孩子們在各類型的體驗中去看見與聽見、去發現與摘要、去汲取與成長,才有機會揮灑出彩色未來。

輔導有序,成長有方!當輔導室發揮了陪伴、釋壓的功能,就可以讓孩子們至少看見改變的契機;當輔導室扮演了傾聽、協助的角色,就可以讓孩子們有機會反思自我並找到向前的動力;當輔導室準備了改善、成長的藍圖,就可以讓孩子們有自信地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觸動人心的廣告:是誰讓寶寶停止哭泣?

八大諮商學派理論比較 摘自何薇玲兒童發展與輔導(含諮商理論與心理治療)

★八大諮商學派理論比較 摘自何薇玲兒童發展與輔導(含諮商理論與心理治療)
學派理論
哲學基礎
諮商目標
諮商歷程
 諮商技術
理論意義
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治療法)
強調人受本能所控制,重視早期經驗對個體的影響。主張潛意識為人格的主要動力,防衛機轉為潛意識的運作。

容格:集體潛意識(別搞錯,一個是強調個體潛意識,一個是集體潛意識)註2
藉由分析潛意識使當事人進行洞察與內省,而解決內在衝突,並重建人格。
治療者重複分析當事人的潛意識,處理當事人的阻抗,並建立足以產生移情作用的治療關係。
自由聯想、夢的解析、處理抗拒、處理怡情與反怡情等
首位提出潛意識的學者並應用到心理治療上,但其理論的無法驗證性也令人詬病
阿德勒
(阿德勒學派)五大重點:
生活目標、
自卑與超越、
社會興趣、
生活型態、
家庭星座。
主張人具目的導向,人格是統整的,其動力來自追求卓越,社會興趣為人格重心。

探索自卑感
協助當事人重新導向,以克服自卑、追求卓越。
治療性關係是雙方積極參與的,營造接納、關懷、信任、合作的氣氛。
專注傾聽、解析、立即性、面質、矛盾意向法等
重視人格的統整性及社會力量,認為當事人需要的是再教育而非治療
行為治療法
人的行為都是學習來的,受到環境的主控
也就是說所有的適應跟不適應都是學習而來的
改變不適應行為、學習做決定達到自我管理為目標
治療者採取指導、矯正方式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
系統減敏感法、嫌惡治療法、洪水法、代幣法、自我管理、行為契約等
強調行為的再學習與增強作用
現實治療法
人有善根、在基本需求的滿足下具自我成長與自我負責的能力。當能成功的自我認定時便能適應成功。
協助當事人達成成功的自我認定,並能自我負責。

目標是幫助個人達到自主(一個成熟的狀態)的境界,以個人的內在支持自我的能力(註1)
治療者採真誠、支持、投入態度,協助當事人檢視生命需求與目標
積極正向技術、面質、直接教導;建設性辯論;角色扮演、幽默、支持、控制知覺等
藉由面對現實、增加個體的責任感來改變行為
交流分析法
TA
自我是可交流、溝通的,透過辯證使人的思緒與行動更為統整。主張人能藉由重新做決定而改變人生
治療者協助當事人發現把細而改寫生命腳本,使自我狀態更為統整
治療關係的雙方共同訂定目標與契約

PAC:
P(父母)、
A(成人)、
C(孩童)。
自我狀態分析、面質、解釋、示範、具體化等
強調人際間溝通的形態對自我狀態的影響
艾里斯
(理情治療法)

反對潛意識的存在
人有理性與非理性的思考,且人有追求理性、自我實現的傾向。困擾個體的是對事件的想法
透過認知結構的改變與信念的修正已去除非理性的想法
治療者採主動指導方式協助當事人察覺非理性的想法
反駁非理性想法、理性情緒想像、面質、幽默、角色扮演、行為技術等
重點在認知歷程的再教育,強調練習與行動的重要性
羅傑斯
(當事人治療法)
自我是人格的重心,有其價值與尊嚴,具自我開發的淺能與追求成長的傾向
協助當事人統整自我、開發的潛能,而非單純的問題解決
良好的治療性關係據催化作用
專注傾聽、沉默、尊重;接納;真誠一致、同理心、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反應、澄清等
從人的本質出發,強調當事人在諮商中的主體性
皮爾斯
(完形治療法)
未竟事物
存在與追求完整是個體存活目標,人具主動經驗;察覺與發展的傾向。察覺(insight)是人格中心
察覺以及注重個體
透過察覺當下主觀經驗已體認個體的存在
強調治療者的主動介入,治療者先查覺當事人之內在歷程後,鼓勵他探索自我與查覺環境
空椅技術、對話遊戲、夢的工作、穿梭技術、倒轉、演練等
強調個人的察覺與統整,從存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創造精彩,看見孩子的高度(投稿10805家長會期刊)


創造精彩,看見孩子的高度
蔡志澤
在輔導室走過了近兩年的時光,常跟同仁與家長們討論著孩子們的表現,有些舉止讓人當下頭疼而不知如何是好,有些行為讓人不可思議而哭笑不得,但似乎討論的焦點都落在舉止行為後的結果,而非看見孩子這些狀況的導因。
在今周刊裡有篇文章「把廢柴教到全部上大學」內提到了「處罰寫自己很棒  品德逆向教」的作法:「如果學生不守規矩,她要學生罰寫一百個原因,說明自己為什麼很棒?棒到要做什麼樣的事?透過這樣另類處罰,她要學生發現自己有很多正面優點....這種處罰非常管用,當學生對自己的期待不同,慢慢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接著改變就發生了!

願意蹲下,才能看見
每當孩子們出現出軌的狀況時,我們常以由上而下、既有思維的視角來畫出孩子的對錯,認為孩子就是不乖或故意搗蛋,所以只用既有的經驗去處理問題並做出結論,但其實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家裡,孩子的行為都反應出他內心的想法與思考。當我們願意蹲下,試著用孩子的角度來細心觀察,並跟孩子討論、聽孩子分享,就能夠看見孩子在狀況背後想要表達的實際動機,進而去協助他。

因為看見,才能知道
當視角相同時,可以看見的事情就會更多,才有機會去發現並知道孩子真實的思考,跟孩子的連結才有可能產生,才能發現並知道孩子狀況的真實焦點。當我們一起看見並聚焦在孩子的需求時,在協助孩子發展或解決其狀況時,方能更得心應手,給予孩子最棒的發展空間。

因為知道,才能信賴
當親子或師生相處間可以因為真心知悉而獲得彼此信賴時,就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良好支持與互動。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細心關懷與用心關注,透過很多互動的肯定信賴,孩子們就能在生活中逐步克服既有的盲點和問題,用正向肯定取代負向否定。

高度建立,視野開闊
「因為我們的蹲低可以讓孩子建立起未來的高度!」我想這是給予孩子們最棒的禮物!
當孩子的高度有了提升,可以看見的視野自然能開闊無限。對於當下發生的狀況或問題而產生正向對應做法之經驗值,自然就成為未來改變茁壯的契機!